首页 > 新闻 > 正文

热门看点:火箭“神经中枢”背后的“匠人力量”

2022-11-12 17:53:19来源: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12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 通讯员 倪健康 张座通)11月12日上午,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宇宙快递”精准送达,这样标志着空间站建造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记者了解到,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控制系统内有许多业务骨干凭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跨越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把好一道又一道质量关口,用他们的匠人之心助力火箭成功发射,为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贡献了“匠人力量”。


【资料图】

万一飞:万次操作分毫不差

控制系统作为火箭的“神经中枢”,掌管着复杂的电缆网和数百个电连接器,若是把电缆一根根连起来计算长度,将有十余万米的长度,每根电缆出现故障将会导致信号传输异常,甚至导致火箭工作异常。

万一飞在脱拔连接现场。

箭上控制前端,这是万一飞工作的地方。要想胜任前端指挥,需要对箭上操作,测试流程,接地接口,箭上仪器分布,箭上线路分布,理论原理,数据判读,箭上电路图等都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协调各岗位工作和做好质量把关。

万一飞(左)在工作。

脱拔电连接器,是火箭与地面测试设备之间信号传输最重要的“枢纽”。要想将十几公斤重,且有两百多个粗细不一的插针的脱拔插头,一次对得准、连得好,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巧。升级为“师傅”的万一飞,现在虽不操作,但每次操作必在现场。

多名系统指挥员共同的心得,就是“前端有老万在,就很省心”。

一次成功不难,但在20次实战发射任务中,近万次、十几种电连接器的操作,又得在受限空间需要“盲操”的情况下,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就难能可贵了。

连江林:0.03毫米的误差控制

火箭仪器舱,被誉为“火箭大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仪器舱内,控制系统分管仪器设备多达几十套,每台设备从安装到质检合格更是需要多达几十道工序。

连江林在工作。

高级技师连江林就工作于此,他就像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责对仪器舱内产品设备进行安装、测试等工作。

其中,惯性器件安装,是火箭进入垂直总装阶段一道重要工序,安装精度要求左右偏差不能大于0.03毫米,相差一分毫,火箭入轨精度就会出现偏差。

连江林在工作。

惯性器件安装是个力气活、技术活、耐心活。需要将二十多公斤的产品端至胸口位置,稳稳地放入一米多高,宽度不足20厘米的仪器舱惯性器件安装面上,搬运过程要求不能出现一丁点倾斜,落位的时候要求一次对准,左右偏差要求不能大于0.03毫米,极致的要求考验的不仅是操作技巧,更是耐心。到目前为止,连江林为火箭精准无误地安装了近百台惯性器件,保证了火箭将载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李晓:0.01欧姆的严格把关

火箭飞行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控制,是由箭上电磁阀和火工品完成,它们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火箭飞行是否正常,其中对其阻值的把关就是关键。

李晓。

电磁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听到,但对于火工品了解的会少些,火工品的主要成分就是火药,它们对阻值特别敏感。尤其在火工品测试时,需要给火工品加电测试,是相当危险的测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起火工品误爆。

李晓向记者介绍道:“每发火箭,要对几百个火工品和电磁阀进行至少两遍的测试,每个火工品和电磁阀的前后两次阻值波动要控制在0.01级欧姆,否则就难以保证其性能是否稳定可靠。”

李晓正在做记录。

据了解,每个火工品因用途不同、批次不同等原因,其阻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需要岗位人员对每一个火工品了如指掌,对历次任务和本次任务、同一个位置火工品的阻值是多少,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截至目前,箭上控制团队严格把关的几千个火工品和电磁阀圆满地完成了各自使命。

以万一飞、连江林、李晓为代表的控制箭上团队,取得一次合格、一次成功可能不难,但千万次的成功呢?这就必须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正是这些“航天工匠”支撑起了文昌航天发射场连续取得14战14捷的优异成绩,相信他们定会凭借“工匠精神”在未来创造更多航天奇迹。

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天舟五号任务亮点了解一下→

11月12日10时03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满载货物、昂首起航,于12时10分顺利实现了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现了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为神舟十四号乘组和随后到来的神舟十五号乘组送上来自地球母亲的家乡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天舟五号任务亮点!

与天舟货运飞船此前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相比,天舟五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方案的调整,而实现了时间的进一步缩短。

一是优化了交会对接的控制制导策略,远距离导引过程飞行时间由多圈次压缩为不到一圈,将多次轨道机动压缩为2次综合轨道机动,该部分用时由原来的4个多小时减少到约1个小时。

二是在近距离自主控制段,减少了多个用以确认飞船状态的停泊点,类似动车组减少经停车站数量一样,加快了接近速度。如此,该方面的时长由2个多小时缩短为约40分钟。

这种2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对于我国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营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可以极大提高我国的太空紧急救援能力,将大大缩短运输时间,使运输特殊鲜活试验品成为可能,如果将该技术应用于神舟载人飞船,将大大减少航天员赴空间站的飞行时间,尽快进入空间站。

严格来说,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并不是为天舟五号增加的新功能,之前的天舟也有该功能,该模式对飞船飞行状态要求较高。天舟五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交会对接方面的一个挑战。

也就是说,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只是飞船交会对接中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的一个选项,飞船的GNC系统可以根据火箭入轨的情况,自主选择不同时长的交会对接模式,其中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是目前最快速的模式,此外还可以选择3小时、5小时和6.5小时方案等。

天舟五号快速交会对接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自主定轨技术精度更高,姿态轨道控制精度更高,综合制导技术水平更高,飞控流程更加优化,也标志着交会对接模式更加多样化,功能更加丰富,适应能力更强,即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更趋成熟。

此次任务中,除了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外,还有多个任务亮点:

首次与空间站“T”字构型组合体对接,对接目标达80吨量级,证明了货运飞船对接机构对大吨位目标的适应性。

首次在空间站有人驻留情况下实施货运飞船交会对接,具备故障情况下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任务备份能力,提高了近距离交会过程可靠性。

搭载多项试验载荷提高任务综合效益,搭载了3项试验载荷,充分利用货运飞船上行运力资源,支持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提高飞行任务综合效益。

此外,众多“神器”在天舟五号飞行任务中大显神通。

中继终端:天舟五号的“千里眼”“顺风耳”

此次成功发射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进入太空后,中继终端在第一时间开机并与天链中继卫星实现“太空握手”,建立星间链路,从而搭建了从天舟五号到中继卫星再到地面的“太空天路”。通过这条太空天路,可以说是为天舟五号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地面可以通过太空天路看到距离地球400公里外的景象,并且实现信息的相互传递。

天线网络:天舟五号的“神经中枢”

在此次任务中,天舟五号将以天基测控为主实施在轨飞行控制,天线网络作为“神经中枢”,将主要完成飞船测控指令信号的上传和下达,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执行对接等在轨任务,需要确保各项操作指令实时准确,“神经中枢”的高可靠性将成为该任务的重要保障之一。

我国首台空间应用燃料电池“乘舟”

在此次发射的天舟五号上,还搭载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载荷,计划开展我国首次燃料电池空间在轨试验。基于燃料电池的再生能源系统是目前最轻的高能可充电池比能量的数倍,可以满足未来载人探月任务能源系统需求。

综合显示单元

综合显示单元作为天舟飞船舱内唯一的显控仪表,是天舟飞船中的核心关键产品。针对货运飞船任务要求,研制人员在综合显示单元产品上首次应用了新型高性能处理器平台,研发了多项关键技术。其中处理器抗辐照加固技术和触摸屏抗辐照技术,在有辐照环境的一些特殊工业领域中,存在非常有价值的技术应用前景。

照明设备保障

在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进入货运飞船舱内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良好的照明环境。研制人员为货运飞船研制了包括舱内照明、舱外泛光照明、紧急灯光指示等多种照明产品。为了满足空间复杂恶劣环境要求,货运飞船交会对接设备采用先进的固态照明光源,并针对空间环境进行了专项加固,实现了远距离透光照明。

期待航天员从太空中传来更多“收货”的好消息!

标签: 天舟五号 货运飞船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