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海南财经观察 | 陵水沙滩资源探索“保护+利用”新模式 提供海岸线“蓝湾”与“红利”双盈利样板

2023-08-31 21:23:15来源:腾讯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 利声富

8月30日,再次来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尽享海天一色美景的南京游客黄小姐发现,与此前沙滩光秃秃相比,沙滩上多了一些沙滩椅、帐篷、咖啡屋等休闲设施。

“这得益于陵水在保护的前提下,规范沙滩资源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沙滩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不仅拓宽沙滩资源价值实现途径,也促进经济发展。”正在沙滩上巡查的陵水清水湾旅游区运营负责人梁墨戈说。


(相关资料图)

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沙滩上的休闲设施。记者 利声富 摄

为保护沙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同时推动沙滩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沙滩可利用价值,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等部门充分调研、走访后,今年4月,陵水在全省率先出台沙滩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探索在保护沙滩资源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模式。

有效利用沙滩价值、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整体打造旅游业态……谈及新模式的效果,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掰起手指细数推行沙滩资源“保护+利用”,实现海岸线“蓝湾”与“红利”双重盈利的好处。

目前,三亚、文昌等地到场参观、学习陵水推行沙滩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后,正拟出台相关办法,从而实现沙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业内人士分析,陵水探索沙滩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有望成为海南海岸线“蓝湾”与“红利”双盈利样板。

资料图:俯瞰陵水清水湾自由灯塔。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困惑:沙滩休闲设施 有需求却审批不了

沐浴着暖阳,行走于细腻如雪沙滩间,倾听海浪与沙子协奏出的和声,累了就在沙滩躺椅上闭目养神,或者在帐篷底下边喝冰冻椰子水边感受海风拂面,别提有多惬意。

在海南沿海城市,这样的场景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很享受。但他们也感到很遗憾,由于沙滩上没有帐篷等休闲设施,他们玩累了想坐下来休息一会再玩时,炽热阳光下,几乎没有遮阳的设施。更别说坐下来,喝杯冰冻椰子水解渴了。

“之前,我们也根据游客需求,投放了一些休闲设施,但由于没办法审批,经常有相关部门来检查,只能撤走。”在今年3月陵水举行的一场“政企有约”面对面交流中,陵水清水湾旅游区相关负责人道出他们的苦衷。作为4A级景区,清水湾旅游度假区在沙滩上放置了沙滩椅、帐篷、集装箱等临时设施,极大方便了游客休闲游玩,但相关部门却要求搬走。

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沙滩上的休闲设施。记者 利声富 摄

“沙滩上放置休闲设施,一方面游客有需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又不给审批,希望陵水相关部门能解决沙滩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难题。”海南陵水猴岛旅业发展有限公司、陵水天朗度假酒店等企业也反映类似问题。

探索:沙滩“保护+利用”新模式助企纾困

能不能在保护沙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模式?

“政企有约”会过后,针对企业提出的困惑,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首席服务专员周成等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和开展现场勘查,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寻找助企纾困的“药方”。

海岸线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可让人们在海滩上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浪的美妙感觉,同时还能探索各种海岸线旅游胜地的美景和文化。但《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海岸带陆域200米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除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的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

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工作人员查阅2022年出台的《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实施细则》发现,有一条规定允许海岸带陆域200米非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修建旅游骑行道、步道、栈道、观景台、停车场、淋浴更衣、公共厕所、休憩休息设施等旅游相关配套性服务设施和必要公共设施。同时,今年1月海南省印发《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准入管理目录》的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内其他区域准入目录中,有“不破坏生态功能的适度参观旅游、科普宣教及符合相关规划的配套性服务设施和相关的必要公共设施建设及维护的准入类型包括适度参观旅游、科普宣教,标识标志牌、旅游骑行道(宽度不大于3米)、步道(宽度不大于2米)、栈道(宽度不大于2米)、观景台、景观雕塑(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1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憩休息设施、咖啡厅、零售店、纪念品商店等服务性设施及污水处理、垃圾储运、公共卫生设施,供电、供气、供(排)水设施、通信设施,安全防护、应急避难、医疗救护等相关的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以及符合相关规划的配套性服务设施。”的目录。

“虽然准入目标中允许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放置休憩休息设施、咖啡厅、零售店、纪念品商店等服务性设施,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由哪个部门负责。”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专班工作人员黄少佼说。

游客在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沙滩上休闲娱乐。记者 利声富 摄

经过多次调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今年4月,陵水出台《陵水黎族自治县沙滩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试行)》,探索推行沙滩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同时,进一步明确资规、旅文、环保、住建、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等部门以及属地乡镇的监管职责、经营主体管理职责作了明确要求。此外,明确规定沙滩区域可建设旅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和必要公共设施的类型以及单个设施水平投影面积等。

“沙滩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出台后,陵水保护沙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规范沙滩资源管理,推动沙滩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黄少佼说。

作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为更全面了解企业反馈存在的问题,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多次人深入清水湾旅游度假区、呆呆岛、天朗度假酒店等现场勘查等。

“所有配套设施必须遵守准入目标,不在新建永久建筑物、构筑物前提下,可建设旅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和必要设施。”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对清水湾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说,可依托沙滩资源优势,推动休闲娱乐、冲浪运动等多元产品发展。

7月5日,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同意清水湾按照提交的设计方案。并将相关材料推送至各相关部门,形成完善的监管风格,实现沙滩资源“保护+利用”的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了沙滩区域环境卫生管理等难题。

“明确沙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范围、明确沙滩区域可建设的旅游配套设施、明确沙滩资源管理和利用的主体、明确相关设施建设申报程序。”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准入管理目录》明确了非核心保护区的准入类型,但具体到沙滩区域如何落地,海南省目前尚无明确的路径。陵水出台的沙滩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在严格遵守准入目录基础上,结合沙滩区域的实际情况,明确沙滩区域在不新建永久建筑物、构筑物的前提下,允许建设旅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和必要公共设施,从而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谁可申请利用沙滩资源,这是大家所关心问题。

“我们出台的办法明确沙滩资源管理和利用的主体。”黄少佼说,已取得土地权属或海域使用权红线范围内包含沙滩区域的企业,可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和必要公共设施。尚没有明确权属的沙滩,可由县属国企申请建设相关设施,并可与其他经营主体合作开发,让优异的自然条件为本地带来效益。同时,为防止相关设施无序建设、低质建设,甚至影响沙滩美观,经营主体应编制设计方案报请审查,并严格按照批准方案建设。

效果:提供海岸线“蓝湾”与“红利”双盈利样板

“再也不用为在沙滩放置休闲设施因违规被要求搬走而担心了。”梁墨戈说,7月初,接到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回复后,他们立即按之前提交的规划放置了沙滩椅、帐篷、咖啡屋等休闲设施。游客在沙滩上玩累后,可坐下来一个新鲜的海南椰子解渴,也可坐下来边品尝咖啡边观赏海景。

游客在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沙滩上休闲娱乐。记者 利声富 摄

“沙滩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有效利用沙滩价值。”陵水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措施既解决了经营主体已取得土地或海域权属范围内沙滩区域无法有效利用问题,又解决原先陵水海岸带周边仅有酒店的局限性格局,满足游客“游购娱”和“吃住行”的需求,真正让游客住在陵水、吃在陵水、玩在陵水,也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沿海百姓收入。

陵水旅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沙滩资源管理办法的出台,解决涉海旅游开发缺乏配套设施和沿海酒店或景区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既改变传统景区、酒店的旅游业态模式,也延伸了旅游业态消费链。

“沙滩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拓宽了沙滩资源价值实现途径,推动涉海旅游业态范围延伸,实现海岸线‘蓝湾’与‘红利’的双重盈利。”周成说。

目前,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海南陵水猴岛旅业发展有限公司、陵水天朗度假酒店等经营主体按设计方案开始放置休闲设施,受到游客的赞许。同时,三亚、文昌、屯昌等市县的相关部门也到陵水参观、学习沙滩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

自然沙滩是打造高品质滨海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载体,适度、合理放置休闲设施可增加旅游业态。“陵水沙滩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给全省提供了海岸线‘蓝湾’与‘红利’双盈利的样板。”日前,海南省相关部门到陵水调研沙滩资源保护与利用时给予充分肯定。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