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琼中南吉村专家型驻村干部发挥农技力量 让碎石地里长出百万元牛油果产业

2023-08-05 09:20:59来源:腾讯网  

琼中南吉村专家型驻村干部发挥农技力量,化土地劣势为种植优势

碎石地里长出百万元牛油果产业

■ 海南日报记者 刘宁玥


(相关资料图)

通讯员 袁杏玺 陈琼远

“一共6个品种,其中桂垦大2号、桂垦大3号等品种长势好,7月初就已成熟;哈斯等品种的果实10月会陆续成熟。”8月2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来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南吉村,跟随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李学在牛油果基地查看果树长势。

这批牛油果树是2021年11月种下的。当时,在村民的支持下,李学向阳江农场盘下南吉村附近100亩地,种植牛油果。如今,首批栽种的牛油果树已长到近2米高,并陆续开始挂果。

别看眼前一片丰收的景象,此前,由于历史原因,这片土地曾经开设石场,留下满地难以清理的碎石,并不具备发展产业的条件。

“这是南吉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个痛点。”李学告诉记者,村里没有多余的土地,附近价格低、条件好的土地也不多,“找来找去,只有这里性价比高,稍加改造能实现复耕。”

改造土地正是李学的强项,派驻到南吉村前,他是琼中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农技专家。租下土地后,李学组织工人用挖掘机尽可能铲走碎石,并填上一层薄薄的土,便于果树扎根。

“碎石既是劣势,也是优势。”李学说,牛油果树最怕土壤积水造成根腐,种在碎石地排水快,难点在于土地肥力不够。

“不过我们有‘秘密武器’。”李学拨开靠近地面的枝叶,向记者展示自己设计的一套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成行排列的塑胶管网,每棵果树根部都预留一个小分支,端口还装了小小的水龙头。

近两年来,李学根据当地降雨、土壤有机质、牛油果树长势等情况,调配含有机肥的水溶液,安排工人定时定量为果树浇水施肥,保障果树茁壮生长。

“实际上,我们是经过充分分析本地的气温、降雨、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数据,综合考虑种植难度、前期投入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牛油果。”李学介绍,南吉村附近就有种植牛油果的历史。此前他在村庄附近的大丰农场考察时,偶然发现曾有2名老职工在10年前随手栽下两株牛油果树,仅是粗放管理就能长得高大繁茂,结的果子丰硕可口。

更重要的是,牛油果是不折不扣的“致富果”。李学算了一笔账:“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相比,海南种植同一品种的牛油果,可以提前1个多月上市,收购价最高达30元/公斤,最低也有15元/公斤;进入丰产期的牛油果树最高亩产量可达3500公斤,最高亩产值可达8万元。”

尽管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经过李学的一番分析,村民们都十分支持。“以前没听说过牛油果,但书记说能种、能赚钱,我们就跟着干。”村民钟耀开说。

2021年11月,李学统筹琼中县委组织部下拨的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租赁土地,搭建灌溉施肥设施。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南吉村获得一批价值10万元牛油果树实验用苗。李学制定方案,将不同品种混合栽种,用于实验不同品种的长势、挂果率,比对经济效益。

如今,经过近2年的科学栽培管理,牛油果产业初见规模,预计2024年正式投产,2026年达到丰产期,丰产状态可持续25年。“根据我们估算,2025年就能回本,进入丰产期以后村集体每年至少获利200万元。”李学高兴地说,该基地还陆续被评为2022年全国基层农技科技示范基地和琼中牛油果产业发展科研示范基地,为全县发展牛油果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今年,钟耀开等6名农户也跟着李学种了30亩牛油果树,南吉村正实现从低效的传统农业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过渡。产业发展模式成熟后,村委会计划陆续发动20名农户种植600亩牛油果,带动群众增收。

(海南日报营根8月4日电)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