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湘桂走廊,用青铜打下的“历史烙印”

2023-05-29 03:23:19来源:桂林日报  

今天的桂林北部,群山夹持中,从北往南,有一条狭长的谷地,古时为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之一,因为连通湖南和广西,称为“湘桂走廊”。在走廊内及附近地区,留有大量先秦时期的青铜文化遗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西瓯文化的发展状况。

(图片来源于《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资料图片)

自1971年以来,桂林地区不断有商周青铜器及其遗址的发现。

1976年8月,在兴安发现1件商代晚期的兽面纹铜卣。该铜卣通高22.8厘米,腹径横15.3厘米,纵11.8厘米,足高2.5厘米,重1.6公斤。提梁作绹索形,颈饰夔龙,腹饰兽面纹,器底有铭文“天父乙”三字。这是迄今为止,桂林乃至广西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器。同年5月,在灌阳一石洞深2米处发现西周中期云纹铜钟1件,同时出土的还有绳纹红陶2片、灰陶1片、石器1件。

在兴安发现的兽面纹铜卣。(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在灌阳新街还发现一件铜戈,年代大约为西周时期。此戈援作三角形,援中脊起棱,断面呈菱形,中脊靠内部有圆形穿孔,孔直径1.2厘米。内作长方形,大部残断。援两面饰对称的夔凤纹和斜角云雷纹。援长16.5厘米,最宽处7厘米,内残长2.5厘米。上述青铜器在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标志着该地区在商代晚期开始逐渐进入青铜时代。

灌阳夔纹铜戈。(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秋时期,西瓯青铜文化继续发展。在荔浦和恭城均发现了春秋时期的青铜文化遗址和遗物。荔浦栗木出土的铜罍,器形正视像亚字,圆体,喇叭形口,斜肩、斜腹,下附双层高圈足,肩部焊接一对相背向兽耳,耳上饰云雷纹,颈下饰圈点纹和弦纹,肩部以耳分界,每边饰两组对称的饕餮纹。器上所饰花纹,均见于中原同类器物,年代为春秋初期。

恭城出土的蛇戏蛙纹青铜尊。(翻拍)

蛇戏蛙纹青铜尊花纹细部。(图片源于网络)

恭城的青铜器遗址发现于1971年11月,地点在恭城嘉会镇秧家村,器物发现在距地表约2米处,计有鼎、尊、罍、编钟、戈、钺、剑、镞、斧、凿、车器等33件,可能是一座墓葬的随葬品,其年代属于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从这些青铜器来看,器物的组合、形制、花纹都具有明显的东周时期的特征。这是桂北地区首次出土成批的青铜器。

战国时期,西瓯青铜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灌阳、全州、平乐、兴安等地相继发现了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遗址。

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青铜兵器。

以1974年发掘的平乐银山岭西瓯战国墓葬为例,这些墓葬数量达到110座,都是竖穴土坑墓,墓底普遍设有腰坑,而且腰坑内习惯放置一件陶器,或瓮或罐,或杯或盒。墓底设置腰坑的习惯,在中原地区商代和西周的墓葬中十分流行,但到春秋时期几乎绝迹,而且中原地区的墓葬的腰坑内一般是埋狗或殉人。西瓯墓葬腰坑内放置陶器的做法,体现了其文化的特殊性。平乐银山岭西瓯战国墓,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铁器、铜铁合制器和玉石器等。这些出土器物表明,西瓯战国时已进入了铜铁并用时代。

桂林博物馆内展出的先秦青铜器。

平乐银山岭等地的墓葬,大多为中小型墓葬,随葬品在组合、质地、数量等方面没有多大区别,这些都体现出西瓯在战国时期才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还明显存在着氏族内部的血缘纽带。

作者简介:

杨湘沙,笔名杨二,媒体人,专栏作家。曾发表各类文章数百万字,代表作有《生活·态度》等。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