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让创投成为撬动类型创作的支点

2023-05-26 01:41:50来源:毒眸  

“我从早上看到现在,这是我参加创投第一次感受到每一位评委都完整地看过剧本了,很感谢你们。”在2023青年电影周(浙江)的“之江新导演计划”创投现场,一位创作者发出如此感慨。

和市场上文艺片扎堆的创投不同,“之江新导演计划”在设立之初就明确了要做类型片创投。最终进入终审环节的项目也的确以类型片为主,并且尽可能保持了类型的多样化,悬疑、青春、动作、家庭、科幻等市场中的主流类型均有涉及。终审评委袁媛就提到,“我觉得比以往的其他创投好一点的是这边商业类型的项目还挺多的,不局限在作者电影这个领域当中了,有一些很明确的商业性项目也被选了进来,这是一个挺好的趋势。”

但要做一个类型片创投并不轻松,一方面年轻创作者的类型片写作能力仍然有限,另一方面在创作者普遍的观念上仍然隐含着对类型片的不认同。在这次创投的项目中也不难发现,一些具有类型片特征的项目中仍然保留着大量作者表达的成分。在写出满足市场期待的类型片剧本之前,创作者和创投都需要探索的时间。


(相关资料图)

创作能力的提升

“有好几个项目类型挺明确的,但主题不太明确。我觉得类型片的一大需求就在于,除了讲完一个类型故事之外,最后一定要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主题。”谈及本届创投项目的成色时,终审评委姚婷婷如此评价道。

姚婷婷

这是此次创投中好多项目的共性,它们或许掌握了类型片元素与基本技法,但最终传递的核心主题仍然不够凝练和精彩,还需进一步打磨。

在同为创投评审的叶宁看来,对于初出茅庐的创作者来说,驾驭类型片的确是更加困难的一件事,因为这意味着需要更多考虑观众的视角,而非仅仅做好个人表达即可。因此,在大部分创投活动中,相对出色的剧本往往都是以个人经验为蓝本的、带有作者表达的影片,哪怕是在一个以类型片为主的创投中也难以避免。

叶宁

比如本届创投获得“最佳剧本项目”大奖的《莫莉的告别》,尽管也有着家庭与青春的类型叙事,但在评审看来核心原因还是剧本有更打动人的情感力量。

袁媛认为,做好类型片创作是需要熟练程度的,“创作者写自己有感而发的东西更加得心应手一些,而且更容易令人信服。如果去做一个很类型的剧本,实际上是在考验他技术层面的熟练程度,而这是需要时间的。起步的时候可能能找到一点入门的方法,但还是必须得经过多个项目的历练,才能达到那种熟练程度。”

在达到熟练的过程中,当然并非每一个剧本都有机会最终投拍,而创投恰恰是能给创作者每一个剧本提供帮助与建议的重要窗口。在评委点评环节中,三位评委不局限于给出文本上的建议,同时也给出了市场近期变化的相关讯息,帮助离市场还有一定距离、信息相对局限的青年创作者更加了解自身项目未来将面临的市场环境。

“我们身在市场当中,接收的信息会更多一些,对市场的敏感度会更高一些。”袁媛表示,“但很多年轻的创作者可能还没有进入到主流的视野之内,所以创作起来都是基于个体的经验,有的时候会和市场有一点点脱节,或者没有考虑到现在观众的观影需求。我们有经验的人,或许可以提醒一下他们。”

袁媛

观念局限的打破

新锐导演朱凌带来的项目《潜海日初》是一个以海洋保护为主题的青春类型片。朱凌希望通过潜水这一运动在进入海洋时的神秘感来反映当代年轻人在初入社会时同样面对的迷茫,只不过通过青春片和海洋美景的元素来对故事进行包装。除此之外,朱凌和她的团队在电影开发的前期已经开始尝试进行衍生品开发、品牌授权、宣发矩阵的设立与运营等方面的工作,在她们的构想中,这些内容应该伴随着影片本身的制作流程一同进行。

朱凌

这是年轻创作者群体中少有的市场化思维,比起大部分只想完成个人表达的创作者,更积极地向市场探索。

但这样的青年影人终归是少数。叶宁就提到,不少创作者在电影审美上对类型片仍缺乏认同,“一谈到类型他们就觉得不高级,觉得这个东西是不是太媚俗。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做类型电影的本质是特别尊重观众视角,也可以不媚俗,可以真的去呈现一个好故事。”

这是行业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要进行观念的扭转也非一日之功。近些年的创投活动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类型片项目开始崭露头角,但原因未必是创作者观念的及时调整,而有可能是市场环境的严苛所带来的客观必然。袁媛就表示,市场环境越来越严苛,想拍电影这件事不像前些年那么容易了,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有些创作者不得不适应现实的要求。

但在疫情过去之后,面对重新开始上坡的电影市场,需要年轻创作者真正打心眼里正视类型片的价值。“市场已经在反复告诉你,要给它一个好的中国类型故事。但凡按照这个逻辑去走的项目都成功了,真的都成功了。”叶宁提到,中国故事的类型表达这门大功课要敢讲、敢总结,如果院校的教育体系一时难以转变,那么创投应该来发挥这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做类型片创投的尝试

对于“之江新导演计划”来说,成立一个类型片的创投正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浙江是一个商业电影备案数相当庞大的省份,正是基于这样的地域特色,生长于浙江的创投才会具备商业类型的底色。

但在接受报名的过程中,投递的而来项目还是有大量倾向于作者表达的作品,和其他创投所面临的情况近似。于是在筛选的过程中,除了将一些类型因素明确,具备商业开发潜能的项目保留下来之外,也留下了一些故事深刻动人的作者表达影片,试图帮助这些项目摸索未来往商业方向靠拢的可能性。

这一情况在WIP(制作中项目)单元尤为突出。在WIP单元中,无论是投递作品还是入围终审的作品大部分都还是文艺片。这也是因为类型片项目一旦已经进入制作周期,中途就不太可能又出现缺乏资金或需要进一步融资的困境,因此对WIP单元有需求的影片,还是以自身融资投拍的文艺片为主。

李冉的项目《我们不能白头偕老》获得了“最佳制作中项目”大奖。这个项目一开始也是一个创投项目,但李冉是通过独立融资的方式筹措到拍摄资金的。影片的拍摄也涉及到国内外多地,且都处在疫情严重时期。主创团队在欧洲阳性病例迅速扩散的艰难拍摄条件下,幸运地完成了拍摄工作。

作为青年电影人的第一部长片,李冉告诉毒眸,“虽然很多时候是独立融资,但创投也好,此次入围WIP也好,都给了我关于这个片子很多信心。因为人在做项目之前,其实不知道它有没有可能性,但一次次的入围就是它达到了一个水准的某种证明,也希望这能帮助项目收获更多的关注。”

除了创投和WIP单元之外,“之江新导演计划”还设置了短片的展映,邀请短片主创亲临现场与产业嘉宾面对面交流。从短片成品到长片剧本、制作中项目,囊括了青年影人的整个成长路径,“之江新导演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处于任何阶段上的青年创作者们。

另外,此次来到现场的产业嘉宾,相当一部分也是来自于浙江本地的影视投资企业。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此前本地也少有类似的创投活动举办,要找到一个好的待孵化项目也并不容易,而“之江新导演计划”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未来如果要更进一步,叶宁提出了他的构想,他希望国内能将类型片创投和文艺片创投彻底分成两个赛道举办,“因为像这类两类电影的它的评审的标准,它包括创作的要求,包括以后面对市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大部分时候还是会混在一块,那对评审工作其实都很困难,而且你给出来的有可能标准会误导创作者。”

同时,最理想的情况是将创投的功能进行整合,“让所有的创作者都觉得有一个创投像他们的奥斯卡一样,这样它才能真正起到普及观念和创作导向的作用。再加上它应该对一个项目的全流程进行陪伴式孵化,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现在还是太散。”

如今离这个“终极目标”显然还有些遥远,但“之江新导演计划”无疑开了一个好头。在本土类型片创作的发展历程之中,创投或许就是那个撬动改变的支点。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