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从北到南,不变的春节印记|热闻

2023-02-01 17:14:55来源:中国报道杂志社  

△春节,民俗表演队伍在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古镇的表演舞龙。图/新华社

提起春节,65岁的王玉总要谈论起饺子。

无论是在辽宁西部小城生活的那55年,还是在温润海南生活的这10年里,每逢春节,家里餐桌上总少不了饺子。用她的话来说,全家人团聚、围桌吃饺子是整个春节最重要的仪式。


(资料图片)

在王玉此前生活的辽宁,“年味儿”从腊月里就开始,大多与面食有关。按照惯例,各家会在腊月初蒸上豆包,到了腊月廿八、廿九,则开始发面蒸馒头,以此在农历新年来临之前图个好彩头。

尽管生活的区域从中国的北部转到了最南部,但蒸馒头、包饺子始终是王玉不变的春节传统项目。

特殊的新年符号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多数东北人对这些腊月习俗的顺口溜都不陌生。

在北方,饺子被赋予了超出食物本身的文化意义。吃饺子意味着团圆、吉祥,酷似元宝外形的饺子又象征着“新年招财进宝”。王玉向《中国报道》记者介绍,大年三十这天,是辽宁当地年味最浓的时刻。按照传统习俗,北方人庆祝春节都得备上饺子。从这天的一早开始,家人都要为它做准备。

作为过年标志性的食物,包饺子也是个功夫活。从发面开始,白花花的面粉在少许清水的搅拌下会凝结成团,用力翻揉按压几下,等到面粉完全成团状,才能放置一旁“醒”,半小时为宜,面团太硬或是太软都会影响后续步骤。

最为考验技术的是擀皮,只有中间偏厚,四周轻薄的饺子皮才能囊括住更多的馅料。对于常年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人来说,对于包饺子的各项步骤早已“熟能生巧”。“从小就会跟长辈学习。”王玉说,在当时,物资短缺,一些地区的家庭日常温饱尚成难题,吃饺子是春节或是来重要客人时才能有的待遇。

她记得,那是20世纪50年代,全国尚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米面粮油或是肉类等物资都得“按计划供应”,定量、定点发放。不少人会在春节前就将肉票攒足,等到年关将至,再去集市上买上饺子陷料所需的肉量,多数人会选择特地挑选偏肥的猪肉以解平日里的馋。

吃饺子的时间也有讲究。通常是大年三十的半夜。刚过晚上11点半,包好的饺子会被放进沸水里煮熟,等到半夜12点,农历新旧年交替时,全家就围桌在一起吃团圆饺子,吃完这顿饺子才意味着新年的开始。

王玉印象里,不少辽宁人还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家里的灯都打开,院子里也要挂上红灯笼,寓意延年益寿。临近夜晚12点时,家里的长辈还会在院子里生起火堆,放鞭炮,祭拜灶神等。

尽管随着年轮的更替,生活地区的转变,不少带有年味的习俗细节被简化、遗忘,但全家人团圆吃饺子的传统仍被王玉保留至今,从辽宁到海南,都是如此。

不仅如此,饺子还贯穿着一整个春节,可以从初一吃到十五。王玉告诉记者,相比于物资紧张的年代,饺子陷料可选择的不多,现如今,饺子的品类也丰富了不少,牛肉馅、羊肉馅、芹菜猪肉馅、酸菜猪肉馅等能“随意挑选”。

日益丰富的娱乐活动

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是老少最为期待的项目。王玉记得,在此前生活的辽宁,逢到大年初二,大街上就会有东北地区经典的扭秧歌和二人转表演。

东北大秧歌演出形式多是拜年贺喜。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生产队中演出,有着登门拜年之意。承担起节庆气氛的秧歌队会向事先定好的对象拜年,后者需要为秧歌队提供赏钱或是备好饭菜。演出时,当地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到街巷免费观看。

很长一段时间里,秧歌表演是春节里难得的娱乐活动。王玉记得,那时,表演队走到哪里,大家也会跟着到哪里,图个热闹。直到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有所好转,更多的娱乐形式才出现。

△海南街头洋溢着春节的氛围。图/邱慧‍‍‍‍‍‍‍‍‍‍‍‍‍‍‍

1982年,王玉家里购置了第一台黑白电视。尽管彼时距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问世已有20余年,但这仍是她所在村子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到了春节,这台机器会被搬进院子里,对电视充满新鲜感的邻居们会聚集到这里,一起观看有限的电视节目。

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有了变化。据农村农业部的数据显示,1983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首次下降到60%以下,这意味着,农村居民整体进入温饱生活阶段。

也是在这年,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在央视正式播出。黑白色调的春晚并不影响观感,王玉说,往往在节目开场前,院子里就会挤满了邻居,人多的时候菜地里栽种的葱都会被踩烂。

1986年,王玉和丈夫为家里添置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她至今记得那是花了1680元购入的20英寸大彩电。彼时,对于家庭而言,这是一份不小的开支。慢慢的,电视机成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基础性配置。数据显示,1985年,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68.4%。全家人边包饺子边看春晚也因此成了全国多地约定俗成的传统项目。

1988年,距离辽宁省1700公里开外的海南正式建省,成为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这里的春节不如东北地区热闹。”建省的第二年,王玉来过海南一次。她发现,这里的春节与老家的不同,大年三十这天,晚辈不会向长辈磕头拜年,晚上12点,大家也不会一起吃饺子,仅仅是放鞭炮庆祝。

不仅如此,海南的文化活动也与辽宁相去甚远。对于海南而言,汉族、苗族、黎族是这里的世居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会以独有的方式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除了皮影戏、琼剧、调声等文化活动,还有风情独具的换花节。而这些活动都带有着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对于初至于此的外来客而言,适应、融入则需要一定的时间。

王玉发现,每到春节,金橘就会成为抢手货。金橘寓意着大吉大利,上面挂上小灯笼或是红色的小挂饰,也有大吉大利之意。一到这时候,海南的花市或是路边,都会摆满金橘盆栽供大家选购。

从2010年正式迁居海南至今,王玉还是弄不明白这里品类繁多的风俗人情,她仍延续着在老家时迎春节的传统,包饺子、吃团圆饭、添置新衣服。她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添置新衣服是以往每年必备的迎新环节。过年穿新衣,也寓意着万象更新、吉祥如意。

上世纪90年代,家里的日子算不上宽裕,给孩子从头到脚添上的新衣服总价甚至都用不了100元。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新年给孩子买的新衣服有的单价早已超过两三百元,舒适、款式成了排在价格之前优先考量的因素。

如今,尽管一些年俗已经绝迹,但一些新的春节民俗正在兴起。今年春节,王玉与难得空闲聚在一起的家人们打了麻将;也通过手机给老朋友们送去了新年祝福;晚辈也在大年三十这天给她打来了视频电话,通过屏幕向她拜年。

“以前拜年走亲戚都要去到对方家里,面对面的拜年,后来是写信送祝福。”王玉说,随着各式网络沟通工具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微信、视频等形式给亲朋好友送祝福,连极具仪式感的给压岁红包都有了抢红包、转账等新路子。

“新形势也热闹了不少。”她还发现,往年过年期间总是鞭炮齐鸣、烟花丛簇,现在这些也开始被更为环保的电子鞭炮等新形式替代。“大家还是爱玩。”在她看来,庆祝形式的转变似乎并不影响它们带来的“过年”氛围。

餐桌要素的多元化

更多的变化在新年的餐桌上出现。

20世纪末期,中国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人们对于春节年货的选择也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公开资料显示,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村农业部曾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到1993年年底,我国建立了2000多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肉、水果和蛋奶为主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王玉认为,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相比于“吃得饱”,人们开始追求“吃得好”。鸡鸭猪肉等也不用再攒到春节再买,反更注重营养的均衡与搭配。在客家人居多的海南曾有句“无鸡不成席”的谚语,新年的餐桌上,鸡是首要存在的元素。按照习俗,在过年前,他们会去市场买上几只活鸡,用于春节期间祭祖和招待亲友。鸡肉、鸡汤、炒腊肠,再盛一碗自家酿的山兰酒或者倒上一碗市场上单价1元钱、用塑料袋包装的米酒,这是过年期间最为常见的年饭搭配。

△大年三十12点吃饺子是王玉保留至今的习俗。图/邱慧‍‍‍‍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老三样”的搭配定律被打破,除了鸡肉,人们还会购入鱼、海鲜甚至不同品类的肉来丰富餐桌。曾因价格高昂被舍弃的鱼类也有了市场,单价30元1斤的深海马鲛鱼、单条上百元的红鱼,都因“红红火火”“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成了春节期间的热销品。除此之外,烤乳猪、啤酒、洋酒或是大品牌的白酒也会出现在如今海南家庭的餐桌上。

甚至市场也不再是唯一的年货购入途径。王玉记得,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家采集年货得去赶集,集市总是在早上才会品类齐全,大家在随机摆放的摊位上挑选相中的商品,没有品质的对比、也没有品牌的竞争。

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商超、互联网购物平台逐步兴起,大家购买年货的消费习惯也此期间发生着剧变。生鲜、水果、肉类等都能从互联网平台上下单,同一品类会有数种品牌供选择。王玉告诉记者,家里的年货大部分是自己春节前网购来的,足不出户,商品就能送到家里。

今年,王玉依旧按传统包了饺子、蒸了馒头,还准备了自己网购来的鱼丸、肉丸,“想吃啥就吃啥,不局限。”她还发现,身边有不少人还会选择找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带着全家人旅行过年。在她看来,年货购买途径的变迁,庆贺新年方式的多样,过年的习俗和方式可能和过去有些不一样,但年味儿一直没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玉为化名)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邱慧

责编:徐豪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