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每一帧都是壁纸!这些珍稀候鸟又来海南过冬

2023-01-11 16:12:44来源:南海网  

海南是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站点之一


(资料图)

这里草木茂盛、气候温暖,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等资源丰富

是无数鸟儿向往的远方

每年冬春季

大批候鸟不远万里翩跹而来

其中不乏珍稀候鸟

近期海南多地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一起来看看吧!

黑脸琵鹭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发现地点:东方市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四更镇面前海盐场、昌化江入海口,儋州市新英湾红树林市级保护区、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光村银滩,临高县彩桥红树林县级自然保护区等地

临高湿地红树林上面,黑脸琵鹭在此栖息。记者 刘孙谋 摄

为期三天的“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于1月8日顺利结束,调查队在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共记录到201只黑脸琵鹭,并首次在儋州市光村银滩发现黑脸琵鹭越冬种群。今年在海南越冬的黑脸琵鹭数量首次突破200只,是自从2003年海南参加“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以来的20年里记录到最高的数量,并且较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详情>>>)

另外,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南省东方市四必湾国家重要湿地)近日记录到共有93只黑脸琵鹭在保护区越冬,黑脸琵鹭在东方越冬数量创历史新高

93只黑脸琵鹭在东方四更湿地越冬。罗理想 摄

黑脸琵鹭属鹈形目鹮科鸟类,被认为是东亚地区水鸟保护的旗舰物种,为全球濒危的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海南是黑脸琵鹭传统的越冬地,它也算是海南知名度最高的候鸟了,可别看它叫黑脸琵鹭,这只因其姿态优雅,可有“黑面天使”和“黑面舞者”的美誉。说它黑脸,是因为它全身羽毛大体上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脚,前额、眼线、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鲜明的“黑脸”;它的嘴很有特点,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还被一些爱鸟人称为饭匙鸟、黑面勺嘴。

临高的田地里黑脸琵鹭在歇息。记者 刘孙谋 摄

黑脸琵鹭是一种很讲究的鸟类,会将“卧室”和“餐厅”严格分开,有专门的休息地和觅食地。它们对觅食地的选择条件首先是充足的食物,其次是安全;休息地的选择主要是为了降低被捕食的风险,要求视野开阔并能迅速起飞;“卧室”和“餐厅”一般相距10公里以内,它们是结群活动,半夜行性,喜欢在距离休息地较近的地方觅食。由于嘴巴造型奇特,黑脸琵鹭的取食方式也有别于其他鸟类,它喜欢采用“浑水摸鱼”技法,一边在浅水中行走,一边用“琵琶嘴”左右搅动,把鱼虾从水中搅出来,然后凭借嘴尖敏锐的触觉捉住鱼虾饱餐一顿。    

黄胸鹀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发现地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是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黄胸鹀(2023年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近期,8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现身海口东寨港,这是目前海口市境内记录到黄胸鹀的最大种群。(详情>>>)

这是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黄胸鹀(2022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发(冯尔辉 摄)

黄胸鹀是一种小型雀形目迁徙鸟类,长得小巧玲珑,眼睛滴溜圆,胸腹披着一袭明黄色羽毛。它在华南地区被视为滋补野味“禾花雀”,曾遭受大量捕捉。2021年,中国将黄胸鹀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列为“极危”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黄胸鹀作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习性上,黄胸鹀偏好栖息于大面积的稻田、芦苇地或高草丛及湿润的荆棘丛。

勺嘴鹬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发现地点:儋州湾

勺嘴鹬在觅食。通讯员 何文新 摄

2022年11月1日,儋州湾湿地护鸟队监测发现3只勺嘴鹬在儋州湾越冬,也是勺嘴鹬连续4年到儋州湾越冬。(详情>>>)

勺嘴鹬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国宝”大熊猫同等级,被誉为“鸟中大熊猫”。据“勺嘴鹬保护联盟”数据显示,它是地球上最濒危和稀少的鸟类之一,全球范围内的数量只有数百只。

勺嘴鹬在觅食。通讯员 何文新 摄

勺嘴鹬,貌如其名,是一种长着像勺子一样嘴巴的水鸟,体长14厘米到16厘米,仅有麻雀大小。勺嘴鹬的嘴较扁平,呈黑色,看上去像把小饭勺,因而有网友调侃说:勺嘴鹬是“干饭专业户”。

勺嘴鹬身形娇小,却是正儿八经的北方鸟。其主要繁殖地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楚科奇半岛,那里天寒地冻、白雪皑皑,每年夏季的6月至7月,气温稍有回升,勺嘴鹬便抓住“窗口期”繁殖。8月前后,它们会离开出生地,沿着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跨越北冰洋和太平洋,前往东亚和东南亚越冬。

蓝喉歌鸲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发现地点: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

蓝喉歌鸲。薛美丽供图

近日,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时,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喉歌鸲。(详情>>>)

蓝喉歌鸲。薛美丽供图

蓝喉歌鸲是一种与麻雀体型接近的小型鸟类,雄鸟喉部及胸前有着多色相间的艳丽羽毛,其中蓝色尤为显眼,悦耳多变的鸣声让蓝喉歌鸲成为受人喜爱的小鸟,在我国被称为“蓝点颏”,通称蓝靛颏儿。蓝喉歌鸲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等中高纬度地区为夏候鸟,越冬于浙江、福建、云南、海南等地。

白鹭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发现地点:海口东寨港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地

白鹭在鸟岛边歇息。记者 刘孙谋 摄

近日,在海口东寨港国家自然保护区鸟岛边上,近千只觅食归来的白鹭懒洋洋地在退潮后的滩涂上歇息,远观就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黑布上,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驱车前来。(详情>>>)

白鹭在鸟岛边上的滩涂歇息。记者 刘孙谋 摄

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

白鹭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它体形纤瘦,天生丽质,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贵族,常栖息于沿海岛屿、海岸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湿地等地,并在周围觅食。

退潮后,白鹭在浅滩上觅食。记者 陈卫东 摄

它们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蟹、蝌蚪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边、盐田或水田地中边走边啄食,捕食的时候,白鹭轻轻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着水里活动的小动物,然后突然地用长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将食物准确地啄到嘴里。有时也常伫立于水边,伺机捕食过往的鱼类。

有鸟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眼下正值越冬候鸟迁徙季节

它们聚在一起栖息、觅食、翱翔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看“万鸟起舞”

成百上千的须浮鸥们,飞越千山万水,在温暖的海口三江湾湿地栖居过冬。陈泽锋 摄

上千的白鹭在空中形成鸟浪。记者 刘孙谋 摄

儋州新英湾保护区。陈正平 摄

儋州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罗理想 摄

儋州新英湾保护区。黎越 摄

灰翅浮鸥在东寨港上演“飘雪”景观。卢刚 摄

须浮鸥用舒展的身姿为这人间勾勒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陈泽锋 摄

在电线杆上集会的须浮鸥们,整齐得像列队的士兵,等待接受检阅。陈泽锋 摄

展开双翅的须浮鸥,或极速俯冲捕食,或轻快有力的振翅,毫不吝啬展现自己流线型的身姿。陈泽锋 摄

黑翅长脚鹬。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组供图

在海南儋州湾湿地拍摄的一群沙鸻。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在海南儋州湾湿地拍摄的黑尾塍鹬。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2022年10月13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鹭鸟在滩涂上觅食。

黑尾塍鹬。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组供图

野鸭。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组供图

海南观鸟地图

1.文昌会文湿地

指文昌市会文镇迈榜村到冯家湾一带的滨海湿地,分布有浅海水域、河口水域、沙石海滩、潮下水生层、珊瑚礁、淤泥质海滩、红树林。

代表性水鸟

小青脚鹬、青脚鹬、蒙古沙鸻、红颈滨鹬、黑腹滨鹬、泽鹬、潘石鹬。

2.儋州湾

大部分位于儋州市中北部,南起儋州新州镇南岸村,沿海岸线北至洋浦经济开发区盐田村,是一片集浅海水域、河口水域、红树林、海草床、淤泥质海滩、盐田等于一体的滨海湿地。

代表性水鸟

勺嘴鹬、彩鹮、黑翅长脚鹬、黑脸琵鹭、黑嘴鸥。

3.东方四必湾

位于东方市四更镇一带,分布有近海与海岸湿地、人工湿地,其核心区域有林相紧密、保存完整的红树林植被,该湾是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

代表性水鸟

黑脸琵鹭、赤麻鸭。

4.临高新盈湾

位于临高县后水湾东部,西南临光村渔港,西南侧分布有成片礁石,湾口向西南敞开,面积约36平方千米。

代表性水鸟

勺嘴鹬、长趾滨鹬、红脚鹬、金眶鸻。

5.海口东寨港下塘湿地

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下塘村附近,紧临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越冬水鸟的重要栖息地。

代表性水鸟

白鹭、中杓鹬、黑腹滨鹬、蒙古沙鸻、泽鹬、红脚鹬。

6.乐东莺歌海盐场

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西部,分布着成片盐田,风光秀丽。这里水域开阔、气候温暖,为水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所。

代表性水鸟

黑脸琵鹭、黄嘴白鹭、岩鹭、鹗、白腹鹞、游隼、褐耳鹰、黑耳鸢、黑翅鸢、褐翅鸦鹃、小鸦鹃。

*内容综合自海南日报、新华社等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