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天天报资讯】海口拟推出公交线路新命名规则 可快速辨别骨干线、接驳线

2022-11-10 21:56:56来源: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10日消息 (记者 王小畅)10日,记者从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获悉,为切实提升海口公交出行分担率,已启动海口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研究,重点围绕客运走廊重塑公交线网结构,构建“骨干线+接驳线为主体、多样化线路为补充”公交体系,本着“方便市民识别、尊重既有习惯”的原则,拟推出新的线路命名规则。目前,正进一步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在新命名规则里,骨干线中的快线、干线,均命名为“K+数字”。如原16路调整为骨干线,则命名为K16路;新增骨干线,则命名为K+其他数字递补。


(资料图)

接驳线中的支线命名为“数字”。如原1路保留为支线,则命名为1路;原K2线、35路区间等线路调整为支线,则用其他数字递补;原23路拆分成2条线路,则保留其中一条线路为23路,另一条用相近的数字递补;新增支线,用其他数字递补。取消的线路,其数字编号可用于其他递补线路

接驳线中的微线命名为“6字头三位数数字”。如原205路调整为微线,则命名为601路。

多样线命名如下:

旅游线路:命名为“游+数字”。如游1路。

夜间线路:命名为“夜+数字”。如夜1路。

市郊线路:命名为“市郊+数字”。如市郊1路。

假日线路:命名为“假日+数字”。如假日1路。

机场专线:命名为“机场+数字”。如机场1路。

园区专线:命名为“专线+数字”。如专线1路。

高峰专线:命名为“高峰+数字”。如高峰1路。

另据介绍,快线承担长距离运输服务,一般线路长、站距大,强调直达、快速,承担交通枢纽之间的快速接驳,承担中心城区与长流组团、江东新区、澄迈老城之间长距离、大跨度的快速运输服务。主要沿主干路及以上道路布设。

干线承担中长距离运输服务,覆盖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一般线路较长,线型顺直,发车频率高,强调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主要沿主干路布设。

支线承担中短距离运输服务。一是与骨干线接驳,为骨干线网喂给客流,二是串联组团内居住、商场、办公区域,满足中短距离直达出行需求,主要沿次支道路布设。

微线完成公交出行“最后1公里” 的接力。通过社区微巴接驳,走街串巷,为骨干线收集客流,主要沿支路、巷道布设。

海口公布新一轮公交发展及线网规划 快来提意见和建议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党朝峰

城市公交与群众日常出行息息相关,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之一,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11月10日,海口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一轮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海口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海口将对标一流城市,重点围绕客运走廊重塑公交线网结构,构筑“骨干线+接驳线为主体、多样化线路为补充”的公交模式,加快构建与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建设相匹配的公共交通体系,切实提高城市公交分担率和吸引力,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安全。

海口市将按照“分区优化、先增后减、增强喂给、整合通道”的线网优化策略,采取分期实施行动计划,逐步推进“骨干+接驳”公交线网方案落地实施。今年底,实施中心组团线路,先期改善城市核心区的公交服务水平。2023年上半年,实施中心组团至长流组团、江东组团的线路,实现公共交通服务网络的整体优化。

本次征求意见中所涉及到的公交线路在“海口发布”发布。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22年11月10日至2022年11月24日。意见反馈电话:12345。(工作日时间9:00-12:00,14:00-18:00)公众号留言:微信添加关注公众号“海口公交集团”(微信号:HaiKouGongJiao)留言参与互动。

海口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从整个系统看,公共交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线路、车辆、场站、站点、管理、政策等六个方面,在这些方面,市委、市政府做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

公交线路152条,线路总里程达3645km,中心城区线网密度3.4km/km2;

运营车辆共计2100辆,万人公交车拥有率11.1,新能源汽车占比约90%;

公交场站35处,公交车进场率达到55%;

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8%,300m覆盖率为72% 。

多原因导致常规公交分担率仅为12%

虽然海口在设施建设、服务能力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现在仍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公交分担率偏低,常规公交分担率仅为12%,与其他同等城市相比,海口处于较低水平。

其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线网结构及布局不合理,供给与需求匹配度较低:部分线路过长、过绕,公交出行时间成本高;同时,22%线路承担59%客流,48%线路仅承担9%客流,公交资源分布不均衡。

二是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有待加强:公交场站缺口较大,近一半车辆夜间需路边停放,对公交线路的布设形成了较大制约。

三是小汽车和电单车的普及,对公交形成了严重分流:海口居民出行距离短、频次高,电单车已成为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另外,目前海口市机动车保有量约96万辆,未来将进一步增长,也是造成公交分担率低原因之一。

四是受疫情影响,客流呈“断崖式”下跌,客流恢复缓慢。

针对上述问题和成因,本次公交发展及线网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居民出行需求,从提升公交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改善公共交通秩序、大力推动公交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和思路。

线路重复、过长、过绕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调整后形成以“骨干+接驳”为主,多样化公交为补充的线网结构,共计152条线路,实现公交服务全覆盖。

保留线路56条,调整线路68条,整合线路28条,新增线路20条,线路重复、过长、过绕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一)匹配客运走廊,提出骨干线19条:针对海口带状城市,将过去单一、未成体系的干线调整为识别度高、发车高频、走向稳定的准轨道化运营的网络骨干线。

(二)在骨干线网基础上,配置接驳线102条:依据线路客流分析,加密支、微线接驳网络,强化公交覆盖,共设置102条接驳线,其中支线79条、微线23条。

(三)满足特定需求,布设多样线31条:包括含机场、园区、旅游专线类,假日、夜间、大型活动、早晚高峰特殊时段类,穿梭巴士、定制公交“点对点” 直达类等多样化线路。

加强东西向快速公交联系 出行时间降低约28%

据介绍,经过新一轮规划和线网调整,预期可实现公交分担率明显提升。根据评估,预计“十四五”期末,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由现状的12%提升至18%-21%。

同时,公交服务水平得到提升。随着公交线网结构、线型优化,并通过高频发车、配套公交专用道,市民平均公交出行时间降低约28%;线网布局趋于合理。针对带状城市加强了东西向快速公交联系,并通过7条多样化线路满足园区点对点通勤需求。

此外,换乘次数小幅增长。线网调整后日均增加换乘次数1.2万人次。

将从多方面保障公交发展及线网规划发挥实效

为保证本次公交发展及线网规划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实效,还要重点实施多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成网:依据相关设置标准,推进秀英大道等11条客运走廊公交专用道建设,下一步还将合理确定允许使用车型,保证公交车辆优先通行和车道资源充分利用。

建设公交场站:加快推进丘海大道、滨涯路等24个公交场站规划建设,为公交线网优化提供支撑。

配套建设公交换乘站点:结合线网规划方案,配套改造提升17个公交换乘站点,提高换乘便捷度与安全性。

数字化赋能,让公交运营管理更智能:从快速响应、高效运营,精准分析、科学排班,科学动态优化公交线网、实现公交运营动态查询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公交运行管理成效。

标签: 公交线路 线网规划 公交专用道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